第一次買中古屋就上手

Kylie Chiang
8 min readSep 23, 2021

〖第一次買中古屋就上手系列 #00〗全記錄買房新手的心路歷程&切身之痛、手把手教學、各階段文章精闢分析,本篇文章為大家導覽這一系列文章,涵括:買賣房、房貸、要花多少錢才能買到房子、裝潢翻新的大小事等等,祝大家都能買到心目中那的間房子!

在我還算是少女的時候,工作的第一年就一直想要買一間自己房子,然後工作後存了N年錢,這個願望總算實現了。「第一次買中古屋就上手」這一系列的文章是我的親身經歷,我可以所以我相信大家也做得到!

Photo by Soroush Karimi on Unsplash

本篇大綱

  • 買中古屋的8個階段
  • 準備好頭期款了嗎?
  • 房子要買在哪裡?
  • 總結(待續,必看)

買中古屋的8個階段

我們從一開始四處看房子到搬進新家,大概會有8個階段(大致上也適用於買新建案):

看屋 → 簽約 → 匯頭期款第一期 → 辦理房貸 → 匯頭期款尾款 → 交屋 → 裝潢 → 搬家

這幾個階段有些很漫長,有些是一兩個鐘頭的事,然而整個過程可以很長,但也有人是很快就完畢了,我自己是除了上班之外,有閒暇的時間再處理,流程上大概花了11個月,所以要多久完全看個人的時間上安排跟積極度。

買房心情轉換流程圖

1. 看屋:

一開始都是四處看房,想看哪就去看,然後開始做功課,等做好準備、找到那間有緣的房子,房仲就會去幫我們跟屋主斡旋(房仲雖然要服務費但他會一路carry我們),談到買賣雙方都可以接受後,就可以進行簽約。

☞ #01 看房前要知道的3件事

☞ #02 如何找到理想中的房子

☞ #03 如何找到兩個人都滿意的房子?

☞ #04 新屋換約可以讓你搶到賣掉的預售屋?

2. 簽約:

準備簽賣身契,啊不是,是把房子訂下來,當天會有代書協助我們完成契約。

☞ #05 中古屋交易流程

3. 匯頭期款第一期:

先匯頭期款的一半金額,匯完後,房屋交易的履約保障正式開始,可以保障買賣方交易的安全。

4. 辦房貸:

找專員了解並確認房貸成數,然後要去銀行申辦房貸。

☞ #06 房貸的事

5. 匯頭期款尾款:

代書會幫忙把房子合約的那些事都處理好,然後會通知我們要把剩下的頭期款+雜費繳清,就可以準備交屋。

6. 交屋:

做最後的房屋驗收、房地契的各種簽收。

☞ #05 中古屋交易流程

7. 裝潢:

翻新/設計自己的家。可以找設計師(全自動)、統包(半自動)或是自己來(全手動)。

☞ #07 室內設計/裝潢/翻新0痛上手

☞ #08 20年老屋翻新裝潢大公開(待續)

8. 搬家:

入住自己的新家。

☞ #14 搬家要注意的事(待續)

準備好頭期款了嗎?

大家都想要自己的窩,為了這個窩,你付出了多少?

買房子前第一件事:頭期款存夠了嗎?那到底,要存多少才夠?

記得我剛上來台北有份薪水不差的工作,然後我大膽去看房,銷售人員只幫介紹一層10戶的小套房,附廚具+衛浴設備約750萬,還要綁車位所以總價是900萬,所以要先擠出180萬以上的頭期款,但我當然是沒有180萬現金,所以也就沒後續了。

工作了幾年後再去看房,鬧區新建案都完銷,比較郊區的地方,新建案3房綁車位已經開到了1800萬,如此大概要有360萬的現金繳頭期款,所以我還是買不起 😢。

然後才發現建案完銷,真的不是都市傳說,也不是建商囤房,就是這麼剛好,大家都變成小康家庭了,也或者說,我的人生並不是朝著“可以讓自己買到房子”這個方向走,大家都買得起房子的時候,就我差了這麼一筆錢。

記得很多年前看了一篇文章,他說,房子不是給授薪人買的,所以,買不起是正常的。這個說法給了我很大的震撼,即使有份好工作、穩定的收入,仍然不配買房嗎?這個問題我問了自己很久。

我靠著主業的薪水跟一點投資獲利,始終存不到頭期款,因為房價也是浮動的,那種感覺好像怎麼樣都追不到房價。好在,後來跟隊友合資,以及在新冠疫情爆發後,靠著航海王的恩賜,終於存到那筆,總是差了一點的錢了。

我們要注意,房地產界不是吃素的,他們一定TA什麼的都計算好了,一點一點的往上拉抬房價,讓你就是差這麼一點錢湊齊頭期款,好像要榨光你身家一樣。

所以,一定要有個無名的力量拉你一把,那個力量也許是家人(爸爸買給你),或是也可以跟我一樣,找到對的方式賺一筆,總之,老天爺終究會看到的。當然我也不是叫你亂投資,畢竟那是有錢人才做的事。

房子要買在哪裡?

『你想要買房子買在哪?』

我想這句大家都問過自己,家人也會問。

如果你今天斬釘截鐵的說:我就是要買在XX!其實那是一件很棒的事,因為你心裡面已經有答案了。

但萬一今天,你在台北上班、老家在桃園,家中父母年邁偶爾會生病,然後另一半說,就是要住在台北。那你覺得要買在哪?

我也曾經為了這個問題,跟男友大吵好幾架、傷透腦筋。

老實說,我最想買的地方是台北市南港火車站對面那棟,看起來世界無敵的世界明珠,但想也知道小上班族的我,最好是買得起百坪北市豪宅。

ok 那退而求其次,我買蛋白區。

工作在南港,蛋白區只剩:

  1. 汐止以北的雨區
  2. 要坐個一小時捷運的三環區
  3. 坐半小時高鐵+30分走路的桃園青埔。

不過我們先翻一下591,會發現桃園青埔房價跟台北的蛋白區差不多,然後估算一下上班的路線:

  1. 開車 — 運氣好40分鐘到公司,運氣不好1小時40分到公司
  2. 搭高鐵 — 先走個15分鐘到青埔站,高鐵30分鐘到南港,然後再走個15分鐘到公司

先撇開要花一筆車錢、高鐵套票來說,有時候加班會超過晚上10點的我,實在無法想像要再通勤1小時才到家的生活 😞。

好,那問題又回來了,如果你是個鼻子會過敏的人,會願意住在雨區30年嗎?

真的想了很久這些問題,直到有天我爸說:你其實可以先買個房子隨便住一下,3、5年後再看看要不要回桃園住,是我就會這樣。

我不確定是工程師的死腦筋問題,還是我真的太嫩了,之前的選項一直只有,房子很貴,所以一買要住30年,我要認真想清楚。

對呀!誰說我要住在同一個地方30年的?搞不好我會中樂透,到時候搬去南港火車站對面住!

所以總結一下,到底要怎樣挑要住哪?下面是我的建議:

  • 挑離另一半公司近的
  • 熟悉的地方
  • 知道哪裡有很多好吃的地方
  • 買得起的

ok ,想到是哪了嗎?

總結:

☞ #09 入新厝的感謝名單(待續)

☞ #10 新屋 v.s. 中古屋到底哪個好?(待續)

☞ #11 買中古屋到底要花多少錢?(待續)

☞ #12 買中古屋要確認的那些事(待續)

☞ #13 買完房子要怎麼遷戶口過去?(待續)

☞ #14 搬家要注意的事(待續)

2021-09-21
截至發布前幾篇文章的日期,這一系列有一大半我想分享的內容還沒有撰稿完成😅,在考量下我還是先把前面幾篇文章先發佈出來,若這一系列有幫助到你,且感覺不錯的話,歡迎follow這個帳號,並給我幾個(巴掌)擊掌給我支持鼓勵,感謝閱讀😃

--

--

Kylie Chiang

努力工作也努力讓自己斜槓的iOS App developer 一枚